English 
主办: manbetx新万博官网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首页>【专栏】manbetx新万博官网发展历史回顾

manbetx新万博官网发展历史回顾(七)——上

【字体: 2008年03月05日 16:00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已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无线电频谱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为了以最合理、最公平、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和保护有限的频谱/卫星轨道资源,使得各种通信网和各无线电台(站)能够经济有效地在各种电磁环境下不受干扰地正常工作,必须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必须进行科学的频谱管理。
1 频谱工程概述
在频谱管理中必须强化和突出技术管理理念,运用技术手段承担无线电频谱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任务。频谱工程是无线电频谱管理领域极为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在电磁频谱管理中应用电磁兼容分析,以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各种无线电业务对频谱的需求和提高保障能力的一门科学。
频谱工程的研究内容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频谱工程在频谱管理范畴承担任务及具体应用这一角度,频谱工程的研究内容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主要关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无线电系统的射频特性、通信系统误码率特性研究等专业领域。应用性研究主要从频谱管理的实用角度出发,着重解决无线电系统和系统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
从频谱工程日常工作角度出发,可分为两类应用。一类为较基础的应用,重点考虑无线电台(站)间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干扰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系统或设备的技术体制、信息带宽、电波传播特性、使用性能要求等要素,提出解决办法。另一类应用则从频谱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各频段进行分析,为新业务和使用新技术革新的无线电系统提供新的频率或频段,以满足发展需要。
2 频谱工程工作的起步
频谱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台站资料等多方面息息相关。受相关条件的限制,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开展的频谱工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也主要限制于台站技术审查和干扰评估工作。
1991至1992年,配合当时开展的全国无线电台(站)普查工作,中心设计和编制了适合计算机数据库自动化管理的《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共计有“无线电台(站)申请表”、“30MHz以下频率台站资料表”、“固定电台资料表”、“微波台站资料表”、“卫星地球站资料表”、“广播电台资料表”、“航空台站资料表”等十种。在此基础上,到1993年,逐步建立了台站管理数据库。与此同时,一系列与电磁兼容紧密相关的国标、国军标相继发布,包括GB13616-92《微波接力站电磁保护要求》、GB13615-92《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T 14431-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GJBz 20093-92《VHF UHF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JB 2081-94《87MHz~108MHz广播业务和108MHz~137MHz航空业务兼容》以及各频段的电波传播模型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性意见的国标和军标。随着相关条件的成熟,中心开始进行无线网络和台站的全面技术审查和干扰评估工作。至2000年,中心共完成100多个卫星通信网络和十几个重要微波通信网络的技术审查和干扰分析工作,审查了大量无线电台(站)。
1992年8月,中心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个静止卫星通信网络相互干扰计算软件,正式开始了中国卫星网络与国外卫星网络的协调工作。至2000年,中心承担了中国十几个卫星网络(包括亚太卫星公司、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东方卫星公司等网络)与国际卫星网络的协调计算工作,并参加与香港亚洲卫星公司,泰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尼、韩国、马来西亚、Intelsat等国家(地区)和组织开展的频率协调工作。
3 频谱工程工作的深入开展
“九五”和“十五”期间,在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基础和技术设施,不断推进规范化管理,中心频谱工程的技术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2000年,manbetx新万博官网设立了电磁兼容分析实验室,除了继续进行无线电频率审批、无线电台(站)和通信网络建设的技术审查工作以外,实验室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电磁兼容分析、测试以及基础实验研究,为无线电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 电磁兼容研究
现代铁路交通事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电,列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信号控制系统等是实现铁路自动化管理的重要途径。1999年,铁道部列车车号系统与GSM系统间的电磁兼容问题得到解决。2007年,高速铁路拟使用的GSM-R系统与GSM的频率重合,如何解决二者的电磁兼容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部无线电管理局的组织下,中心组织完成了针对GSM-R的电磁兼容研究和测试任务,提出了具体的频率使用方案和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经与中国移动协调,为铁路交通指配了2×4MHz的频率,保证了铁道高速化、自动化所需的频率资源,并彻底消除了与GSM系统之间的干扰。目前,已有数十万辆机车安装了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我国已建成和即将建设的高速铁路也都将通过GSM-R系统进行控制,频率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1年,全国部分省区市出现了中国联通CDMA基站干扰中国移动GSM基站问题。在部无线电管理局的组织下,中心组织精兵强将开展了GSM系统与CDMA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研究,提出了GSM和CDMA网络之间干扰的解决方案,并在浙江进行现场试验和测试。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和试验结论,提出了解决两系统之间干扰的具体实施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两系统间的干扰问题,不仅为移动运营商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保障了人民群众使用移动通信的权益。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中心完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蜂窝移动基站无线电频率及台站管理的研究》,对基站设置和台站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2004年,为了推动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组织实施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实验。中心承担了组织该实验中无线干扰测试部分,其以MTNet为中心,构建了包括WCDMA、CDMA2000 1x、TD-SCDMA、DCS1800和PHS系统的干扰测试环境,组织6家电信运营商,在相关设备制造商、终端生产厂商和仪表厂家的积极配合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测试。该试验获得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心完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的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同频段卫星广播系统频率的协调》等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B3G/4G的频率使用研究中,中心完成了3.4GHz~4.2GHz频率固定卫星业务与无线接入、IMT之间的干扰研究和试验工作;组织开展了470MHz~806MHz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之间的共存研究,数字电视与IMT之间的研究;组织开展了IMT-advanced候选频段的研究和分析;这三项研究有力地支持了参加2007年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中国代表团的相关工作。

在专用移动通信领域,中心紧跟技术发展的潮头,在1996年我国批准建设第一个数字集群iDEN试验网后不久,中心就组织实施了iDEN数字集群系统与在用模拟集群系统之间的干扰评估和测试工作,为我国专用移动通信网模数转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2004年,在公安部门的要求下,完成了350MHz数字集群系统与模拟集群系统电磁兼容研究和测试;2006年,完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800MHz数字集群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分析》,对我国自主研发的GT800、GoTa系统与Tetra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研究和测试,该研究成果加快和促进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数字集群体制和系统的应用。

分享:
标签:manbetx新万博官网发展历史回顾(七)——上 阅读:5850
Top
Baidu
map